交流动态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程旭教授到所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5-03-09 作者:赵树男 席文宣 来源: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36日上午,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KIT)聚变与反应堆工程研究所所长程旭教授应邀到所进行学术交流。交流会由淮秀兰研究员主持,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二十多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淮秀兰研究员首先代表实验室对程旭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程旭教授在聚变与反应堆工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随后,程旭教授以液态金属液反应堆热工热工水力挑战性为主题,对现阶段核电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随着世界特别是中国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废料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而通过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将核废料进行有效的嬗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途径;但ADS中所包含的新流体(液态铅铋合金等)技术、加速器技术、器堆耦合技术以及新燃料的制备分离技术都将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随后,程教授根据自己所在的欧盟THINS项目为依据,重点阐述了研究液态金属反应堆热工水力问题的数值、理论和实验方法。 

  与会人员围绕程旭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提问,之后蔡军副研究员对项目团队承担的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并且着重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与程旭教授进行了交流;参加交流会的实验室骨干成员也纷纷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想法,程旭教授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后,淮秀兰指出,此次交流会促进了项目团队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强了相关科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开展相关活动,将双方的优势进行互补,展开更加深入的科学交流与合作。 

  程旭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并于1991年在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机械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的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博士后出站后到了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的能源与核能研究所工作;20022005年担任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研究室的主任;2005年至2009年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江特聘教授;2009年至今担任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KIT)聚变与反应堆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核能系统、核安全、反应堆热工水力以及核废料嬗变等方面。 

程旭教授作题为“液态金属液反应堆热工热工水力挑战性”的报告

交流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