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Robert Porter Patterson Professor琚诒光(Yiguang JU)教授应邀到所访问,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由孔文俊研究员主持,来自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州能源所等七家单位的五十多名研究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
琚诒光教授作了题为Low Temperature Flames and Combustion Kinetics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目前湍流燃烧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温燃烧领域,对于低温燃烧及其由低温向高温过渡状态的认识明显不足。随着空气和燃料预热温度的提高,实际燃烧装置中低温燃烧的影响日益显著,直接影响回火、熄火、火焰稳定性及爆燃,因此考虑低温燃烧对火焰传播模式、火焰传播速度、贫熄极限的具体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进一步探析湍流-燃烧-低温化学之间的耦合机理,为工程上实现高效、清洁、稳定燃烧奠定理论基础。
琚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以低温燃烧研究的定位、知识缺口和机会作为背景,对火焰中低温化学反应对燃烧的影响做了概括介绍,接着重点围绕湍流燃烧的火焰机制、冷火焰及其稳定边界以及低温燃烧中的等离子体助燃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他还论述了低温燃烧中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简化方法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介绍国际最新研究方法及其进展的同时,琚诒光教授分享了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的最新工作。
随后,琚诒光教授与参会人员围绕低温火焰、化学机理简化、微尺度燃烧等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在研究思路和方向上给出了建议。
本次学术交流会有效地促进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燃烧领域国际前沿问题的交流,加深了青年科研人员对低温燃烧关键科学问题及其发展方向的理解。
学术交流会现场
琚诒光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