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动态

香港大学邓晓蔚教授到所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6-06-25 作者:文/宋娟娟 图/李星星 来源: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

  622日下午,香港大学邓晓蔚教授应邀到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Design of Wind Turbine System: 3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 and Fatigue Damage Simulation of Composite Blades(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三维流体、结构相互作用与复合材料叶片疲劳损伤模拟)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张明明研究员主持,全所30余位职工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邓晓蔚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及研究成果,介绍了近年来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随着风电机组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风力机的设计面临气动特性与结构性能平衡考虑的挑战。结合实验数据开发出的高保真模拟技术,能够模拟全尺寸风力机在风能与海洋能相互作用下的结构性能,并捕捉风力机在数百万计的载荷周期下的疲劳特性。随后,邓博士针对陆上和海上的不同运行工况,分别对水平轴风力机和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特性、结构特性、流固耦合以及叶片疲劳损伤机理等研究内容展开了详尽介绍。研究成果有助于开拓新的研究思路并指导工程实际。 

  报告引起了在场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大家就流固耦合模型及其适用范围、ALE-VMS方法与LES方法的区别、动网格的处理技巧及数据传递、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等细节方面的相关问题,与邓晓蔚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邓晓蔚教授主要从事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及复合材料结构的疲劳损伤模型分析等相关工作。博士期间曾参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项目,主要负责128m直径超压热气球轻型结构设计。其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威廉·豪斯奖,两篇文章分别获得ASMEAIAA的最佳论文奖。 

  报告会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