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研究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11月20日,研究所教育处会同综合处在D楼报告厅开展研究生安全教育培训。本次培训由北航安全办副主任王大勇主讲,全所260余名研究生积极参与,现场互动频繁,培训效果广受好评。
培训伊始,王大勇结合科研场景与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实验安全与消防安全领域的常见隐患。在实验安全方面,他指出违规操作实验仪器、化学品混放错用、实验后设备未规范归位等行为,极易引发仪器损坏、化学泄漏甚至爆炸事故;而在消防安全维度,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大功率电器违规使用、实验室易燃物未妥善存放等,都是威胁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隐形炸弹”。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在场研究生深刻认识到,安全隐患就潜藏在日常科研与生活的细节中。
针对各类安全隐患,王大勇详细介绍了系列安全器材的功能与使用规范。讲解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场景,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油脂等一般火灾,而二氧化碳灭火器因灭火后无残留,才适用于精密仪器火灾;同时解析了消防栓的组成与使用流程,强调火灾发生时快速接驳水带、水枪的关键步骤,对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的防护原理与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最后通过“站起坐下”趣味问答的方式,考验同学们的逃生技巧掌握情况,促进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应对风险的“硬件武器”。
在隐患排查环节,王大勇从日常自查的维度,指导研究生开展隐患排查。他强调,实验前要检查仪器状态、化学品标签;实验中要关注设备运行、气味异常;实验后要确认水电关闭、设备归位。针对消防安全,需定期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电器线路是否老化等。
本次培训以丰富的案例、专业的讲解和沉浸式的互动,让研究生们对实验安全与消防安全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参与培训的学生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实用且接地气,不仅学到了安全知识,更掌握了应急技能,为科研之路筑牢了安全屏障。

培训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