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轻型动力实验室第二党支部、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青年突击队组织专题党课学习,特别邀请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权威专家杜兵劳老师以“浅谈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实践”为主题开展授课。杜老师创新性地从“势”“道”“法”“术”“气”五大维度展开深度论述,过程中穿插鲜活历史故事和自身经历,为支部党员及轻型动力青岛基地同事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习盛宴。
党课伊始,杜兵劳老师并未直接切入核心框架,而是以太平天国运动这一经典历史事件为引子,搭建起“认知决定判断,判断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的逻辑闭环。为后续“五大维度”的讲解埋下伏笔,引导同事们从历史规律中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底层逻辑。
谈及“势”,杜老师指出“明势”便是精准把握国家能源战略导向、轻型动力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借势”则是依托中国科学院科研平台优势、青岛区域产业资源等实现技术与市场的高效对接;“造势”则是通过打造核心技术品牌、构建产学研协同生态,在行业内树立引领性地位。
“道”即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老师将其解读为 “悟道” 与 “守道”。“悟道”是深刻理解企业存在的意义与使命,“守道”则是始终坚守这份价值初心。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每一个环节都需坚守科学精神、恪守质量底线,让其成为员工行为的内在准则,避免出现因短期利益偏离长期目标的情况。
“法”指企业的纪律与规章制度。好的“法”能让员工清楚“可为”与“不可为”,既避免无序混乱,又激发创新活力。杜老师的讲解,让同事们对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术”即企业与员工的能力,涵盖“硬能力”与“软能力”。“硬能力”是轻型动力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科研设备研发水平;“软能力”则是跨部门协作效率、客户沟通能力、危机应对能力。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强调企业文化需注重“术”的培养,通过技术培训、团队建设、项目历练,让员工在硬能力与软能力上同步成长。
“气”即企业的精神风貌,既有远大目标的“志气”,也有攻坚克难的“士气”。杜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说明“气”是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的源泉,鼓励同事们要将个人志向融入基地发展目标,让“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成为企业文化的鲜明特质,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此次党课不仅让同事们对企业文化有了系统认知,更为后续将文化理念融入科研实践、推动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轻型动力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