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反复学习了荀子在《劝学》中的一段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古语,如一记重锤,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对“专心”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促使我认真反思了自身在工作、学习与科研中的态度与方法。现将思想汇报如下:
“金石可镂”的奇迹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千万次敲击累积的结果。回顾宽域发动机总体结构研制的经历,早期为满足紧凑设计要求,曾因无从下手而心生焦虑。然而,当我沉下心来,用最“笨”的方法借鉴成熟的发动机结构,最终在七个月内完成一个全新发动机的总体结构方案迭代及评审,实现了转子主轴、承力锥臂、弹性支撑等关键结构设计,才真正体会到“锲而不舍”带来的突破感。事实告诉我:理想信念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一次看似常规的设计做到极致,让量变自然引发质变。
苏轼也曾说过“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这点明了“专注”是能力跃升的必经之路。过去,我常在多任务并行时分散精力,导致关键节点顾此失彼。今年年初,发动机装配试验与基金申请在同一时间段,在进行机匣组合加工、装配、和试验的过程中,我还思考如何申报基金和构思创新点,结果均不能达到预期,反而效率低下。痛定思痛后,我改用“集中处理”工作法:白天将发动机需要解决的事情列表集中处理,晚上集中精力构思基金的撰写。实践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多能”往往诞生于对单一任务的专心专注。
专心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作风。在学习、科研或工作中,聚焦核心问题,持续深耕,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当前,宽域发动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针对转静子碰摩、变形不协调等问题,我分类布局及攻关,明确分工、减少干扰,将整体效能最大化发挥,填补研究空白。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将把“锲而不舍”的韧劲和“专一不杂”的定力,转化为攻克宽域发动机关键技术的实际行动,以方寸之专注,成就国之重器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