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学习交流

学习“担负历史重任 锻造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之一”有感

发布时间:2025-09-21 作者:项效镕 来源: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党支部

站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那段山河不屈、浴血抗争的岁月,不仅镌刻着民族救亡的悲壮史诗,更沉淀出中流砥柱的精神内核——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是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坚韧,是为国铸盾矢志不渝的忠诚。作为一名航空动力试验研究人员,我深知这份精神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而是化作试验台架上的每一次数据校准、每一轮极限测试,指引我们为中国航发心脏的自主可控全力拼搏。

抗战时期,先辈们在缺枪少弹、物资匮乏的困境中,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如今,我们面临的战场虽无硝烟,挑战却同样艰巨——核心指标突破的瓶颈亟待攻克,极端工况下的未知风险需要不断探索,每一项任务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决心与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从试验方案的反复论证,到参数调整的精细把控,再到数据记录的严谨核查,我们始终以啃硬骨头的劲头直面难题,这正是对先辈抗争精神的传承,是将历史勇气转化为当下行动的生动实践。

中流砥柱的担当,对我们而言,既是攻克技术难关的决心,更是对国之重器的极致负责。抗战时期,每一件武器装备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战士的生命与战役的胜负;如今,试验台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次结论,都关系着航空动力装备的安全。因此,我们始终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从传感器的精确校准,到试验环境的严格控制,再到数据结果的反复核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处异常。这份严谨,正是对先辈苟利国家生死以精神的延续——他们用忠诚守护家国,我们用精准守护航发心脏,本质上都是在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扛起沉甸甸的责任。

80 年岁月流转,抗战精神早已从历史记忆化作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的航空动力研究者,我们深知,自主可控的航空动力,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复兴的空中脊梁。未来,我们会继续以抗战先辈为榜样,把担负历史重任的信念,落实到每一次试验的精益求精中;把锻造中流砥柱的追求,融入每一次技术突破的攻坚克难里,用我们的智慧与汗水,让中国的航发心脏跳动得更加强劲、更加有力,为守护祖国的空天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答卷。


附件下载: